close

很多人濫用歇斯底里和神經病這兩個名詞用來貶抑他人, 達到侮辱人的效果

讓我們來看看歇斯底里的真正定義

 

何謂「歇斯底里症」? 【蔡佳芬/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醫師】

一、歇斯底里的詞源 「歇斯底里」是個常聽見的形容詞,一般民眾常把情緒不穩定、激躁的行為,如大吼大叫,就當是歇斯底里,但這並非就是歇斯底里症,它在醫學上是有其古老的來源。「歇斯底里」一詞是源於古希臘的hystera,即是「子宮」一字,當時以為病患之所以會呈現出各式各樣的症狀,是因子宮在體內四處移動所導致。此症病患會出現痙攣、月經不順、噁心、嘔吐、頭痛、頭昏、全身乏力等症狀,且多發生於年輕未婚女性,因此古時以子宮的移動來解釋此症,就根據子宮的原名為此命名。

二、轉化症和解離症 「歇斯底里症」其實包含了好幾種疾患,目前在醫學的命名上,已經不使用這個詞,而以較為相關的「轉化症」和「解離症」來討論。簡單來說,病患從無法面對的壓力中逃避而躲進疾病,以減輕壓力所造成的負擔痛苦,同時獲得些許附帶利益,便是此種症狀。舉例而言,若發現生病時不但不用上學,且能得到家人特別照顧,有人便會利用疾病來防衛在現實中無法面對的痛苦。 解離性的症狀可以說是形形色色:

有人會變成小孩子一樣說幼稚的話;

有人會到處徘徊或出現暴力行為而事後卻毫無記憶;有人呈現完全不發一語、面無表情、不吃不喝的狀態;

有人長時間的喪失記憶、忘了過去的一切,即所謂的「失憶症」;

有人則忽然變成另一完全不同個性的人,表現出與原來性格有別的複雜行為,也就是「雙重人格」;

有人連普通的數學也不會算,自己的名字也寫不出來,即發生「假性癡呆」。

上述各種症狀表現中,都含有逃避痛苦的現實、逃進疾病中、躲進幻想的同一心理機轉。

三、心理治療 大部分歇斯底里症患者的症狀會在1週至1年內自然消失,但若病患的環境因素未能改善、因應壓力的能力不好或一直使用不適當的防衛機轉,則症狀再發作或以其他精神症狀表現的機率很大。透過心理治療、壓力情境改善,甚至催眠療法等方式,多管齊下,絕大多數的病患可從支持性的心理治療,獲得助益而使症狀改善。治療者透過彼此信任,可協助病患紓解壓力或矛盾的情緒及想法,並學習面對挫折,使用較適當而有效的方式去溝通或解決問題,修正偏差的觀念或因應模式,以成熟的態度和觀念去接受事實。   要提醒的是,病患或家屬常不能了解情緒困擾和身體症之間互相影響的可能性,剛開始不太能了解或接受心理治療的目標和必要性,對醫療體系產生排斥或憤怒,有時因而中止治療。因此,病患的親友或治療的醫護人員,須更加耐心的協助病患或其家屬了解接受心理治療的重要性。

 

http://www.mmh.org.tw/taitam/psych/teach/teach25.htm

這裡是另一篇對於轉化症(就是俗稱的歇斯底里症)的個案解析, 其中提到三個重要特徵

一般在臨床上見到的症狀表現可以大致分為三類:

一、 以感官為主要表現的:如肢體感覺麻木、突然失明、失聰。

二、 以運動為表現的:如無法行走、站立。

三、 以癲癇發作為表現的:肢體抽搐,類似癲癇發作的情況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病患從無法面對的壓力中逃避而躲進疾病,以減輕壓力所造成的負擔痛苦,同時獲得些許附帶利益

這才是真正的歇斯底里的醫學定義

了解之後可千萬不要再亂罵別人歇斯底里或是神經病了

我們口語話的批評往往都是欠缺根據的, 所以常常在不知情的情形下誤用了這種不當的辭彙形容別人

甚至批判別人

這確實是很不好的習慣, 我想這也是在台灣心理衛生和健康的觀念較難推展的原因

因為多數的人一聽到心理的問題直覺反應就是神經病,瘋子,歇斯底里, 這種聽起來很不舒服的辭彙

可是真正的去了解, 發現我們口語中這些侮辱人的辭彙他們在醫學上的定義

跟我們日常的所認為的定義根本完全不同

希望大家了解後不要再隨便用這些字眼罵人囉, 吃上官司就不好了

曾經就有名模罵計程車司機神經病被告上法院的例子, 所以大家在逞口舌之快之前最好先想清楚

每個人都要為每句自己說過的話負責任的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unnyJ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